商品搜尋:
新生種苗園
新生種苗園農業推廣中心
回首頁農業推廣 \ 栽種

有機栽培作物之病害管理技術

文 鄭安秀、陳紹崇、吳雅芳、彭瑞菊

 
審稿/中興大學 黃振文
 
    有機栽培不同於傳統栽培方式主要在於不可施用化學肥料及化學藥劑,台灣地處亞熱帶季風型氣候,高溫多濕的環境正適合各種病害的發生,在不可施用化學藥劑的情況下,該如何克服病害的發生呢?這的確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雖然在四、五十年前的台灣農業即為有機農業,但在數十年的集約栽培後,台灣的農業因偏用化學肥料及農藥,大大改變了自然的栽培環境,土壤的酸化、天敵的消失、病原微生物抗藥性的產生,作物的病害逐年遽增,導致蔬菜、果樹等作物的生產力集速下降,為維繫農作物的持續性生產力及防止農田生態平衡繼續惡化,有機栽培為台灣農業帶來了一片曙光。現在是一個處處重質又重量的時代,加上自然界生態的平衡已遭破壞殆盡,有機栽培是一條辛苦且長遠的路,要靠各位同好一齊來努力。
 
  要做好有機栽培病害管理須先培養整體防疫的觀念,病原微生物、感病性寄主和適宜的環境是構成病害的三大因素,三者同時存在病害才會發生、蔓延。如果有感病性寄主植物,適宜發病的環境條件,但沒有具致病力的病原菌,則病害不會發生。同樣地,雖有病原菌存在,但沒有適合發病的環境及感病性寄主,病害亦不會出現。所以病害防治的基本對策,簡單的說,就是利用病原菌、寄主植物及環境等三者間交互影響的關係,有效降低病原菌密度、鼓勵種植抗病性品種或非寄主作物、改變栽培環境等,均可控制作物病害的發生。
 
  影響病害發生的環境因子包括溫度、相對濕度、通風狀況、光照及土壤(介質)之物理化學性質等。環境因子除影響病原微生物的生長、繁殖與殘存外,更直接關係著植株的生育狀況,生長勢越強的植株,對病害的抵抗性也會相對的提高。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均有其不同的最適生長溫度,溫度常伴隨著最適的相對濕度來左右病害的發生及發生程度,如炭疽病、細菌性病害常發生在高溫多濕的環境,菌核病則發生在冷涼且潮濕的氣候下,而通風不良的設施栽培易發生白粉病。
 
  目前有機農產品生產規範可分為有機與轉型期兩大階段,有機農業為遵守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原則,不允許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強調水土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之管理系統,並達到生產自然安全農產品目標之農業。轉型期則為由非有機農業轉為有機農業之過渡時期。短期作物之田區取得有機驗證前,需有二年的轉型期,長期作物則需有三年的轉型期。無論如何,各位有心從事有機栽培的同好們需有相當的認識,在有機栽培的領域中化學藥劑再也不是作物栽培過程中的寵兒,病害的防治需確實做到預防重於治療,綜合病害管理之策略,以為有機栽培病害管理之準則。
 
  有機栽培病害綜合管理需結合物理、生物、耕作等防治法,知已知彼,百戰百勝,對栽培之作物特性及可能發生的病害生態需先有一定的認識,依栽種之作物種類、病害生態及栽培環境,調配出之適宜的管理方式,換言之,不同的栽培場應有不同的病害管理模式。
 
 
資料來源:擷取自網路資料